聊城非遗:东昌府运河秧歌

聊城非遗:东昌府运河秧歌

发布日期:2019-08-12来源:聊城晚报

东昌府运河秧歌

运河秧歌是一种综合性的舞蹈,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境内古老的运河两岸的十几个水闸码头,几十个村庄流行。目前,梁水镇、沙镇、道口铺、闫寺等地均有秧歌队。

东昌府运河秧歌以梁水镇尤盛,梁闸村是秧歌的发源地。明清时期,梁闸村是一个运河码头,明朝年间,一支十里多长的运粮船队行至梁闸村码头,因天寒河面结冰而停运几十天,负责押粮的京官感到非常无聊,便令地方官找当地艺人登船献艺。但听遍了丝竹管弦,耍过了龙灯旱船,京官仍不满意,说看到的都是一些老玩意。为了讨好京官,地方官便找来当地精通武术的梁某上船献艺。梁某率弟子从容登船,耍了几套拳脚,个个腾如龙、站如松。京官看到兴头上,要梁某持器械与人相搏。梁某灵机一动,戏称需借京官身后撑的绫罗盖伞一用。于是,梁某持伞,众弟子以运河边上纤夫拉船的“纤板”为双棍,以挑粮扁担为板,按武术的套路舞动起来。一个时辰后,伞散了、双棍断了、扁担也拍劈了。粮官大喜,重赏梁某。此后,运河两岸的男子舞动“纤板”、击棍娱乐便流传开来。每逢过年过节或重大庆典,当地的艺人们自做伞顶和枣木棍棒,6人一组,交替换打,舞出了闻名百里的“伞棒舞”,也就是运河秧歌的雏形。后经长期的演变和历代艺人的完善与充实,增加了其他角色与道具,增添了民乐及打击乐伴奏,逐步形成了秧歌队的形式。由于该地的秧歌是因运河漕运的繁荣和兴盛而形成的,故被人们称为“运河秧歌”。

运河秧歌阵容庞大,少时二三十人,多时六七十人。其中,伞棒舞的动作豪迈粗犷,矫健、英武,多与武术套路相糅合,难度高、力度大。秧歌演出通常先以棒舞开场,然后舞伞人领诸人登场。演唱的曲目有《姨娘斗》《秃子闹房》《闺女出嫁十二难》《王眉还家》《小磨房》等。1988年,运河秧歌中的伞棒舞,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东卷》,成为传播民间传统文化的载体。

延伸

全媒体记者 陈金路

一把大盖伞、两根短木棒、一身彩衣裳,这是运河秧歌最典型的特征。说起运河秧歌的现状和传承,7月31日,东昌府区梁水镇梁闸村运河秧歌第四代传承人崔合生自豪地说,运河秧歌除了“文革”期间传承间断一段时间外,后来一直传承得比较好,现在最年轻的第五代传承人年仅18岁。

当地至今流传秧歌民谣

运河秧歌是一种综合性的舞蹈,自明代形成以来,流行于聊城市境内、运河两岸的十几个水闸码头和上百个村庄。梁水镇、沙镇、道口铺、闫寺、李海务及闸口古运河沿线一带均有秧歌队。运河秧歌形式多样,有“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的说法。

梁水镇梁闸村是运河秧歌的发源地,当地至今流传着“奶奶庙,两头翘,出门就是秧歌调”的民谣。秧歌演出通常先以棒舞开场,然后舞伞人领诸人登场。随后伞旋棒打,舞队中花大姐、花公子、三花脸、憨老婆、憨小、绅士、老翁、火流星、高跷、跑驴等角色,在伞的指挥下依次表演。穿梭在队伍中的憨小、憨老婆等丑角,诙谐逗趣,不时地说出农村最让人发笑的话,有时都能让人喜掉泪、笑弯腰。

四年前被列为省级非遗

66岁的崔合生是梁闸村运河秧歌的第四代传承人,八九岁时,他便开始跟着村里的老艺人学习秧歌。崔合生说,他小时候,村里的男女老少几乎都会秧歌,即使在吃不饱饭的年月里,人们在干农活休息时也不忘扭上几下、唱上一曲,那精神享受是普通人难以体会到的。

东昌府运河秧歌以传统运河秧歌为基础,杂糅当地的民间舞蹈、民俗民情,形成了新的秧歌表演形式。2015年,东昌府运河秧歌被列入山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崔合生说,每年农历的正月、二月,他们都组织起秧歌队,到邻村、镇上进行表演,以此进行交流、切磋技艺。2016年春节期间,东昌府区梁闸村用拥有300多年历史的运河大秧歌,为村民们送上了一场特殊的“春晚”。

运河秧歌传承曾走进校园

说起运河秧歌的传承,崔合生告诉记者,运河秧歌一直在梁闸村传承不衰,得益于他的老伴——村妇女主任、63岁的王学印的支持,每次演出,都是她忙着张罗演出服装和道具,同时争取东昌府区文化部门和镇政府的支持。2018年,崔合生带着几名传承人每隔一周到梁水镇中学等几个学校传承运河秧歌。因为各方面的考量,今年他们没再去学校传承运河秧歌技艺,而是接受喜欢运河秧歌的3名男学生和3名女学生前来他家里学习。学生们学得很认真,他教得也很用心。

崔合生说,目前,运河秧歌已经在梁闸村传承到第五代,形成了亲属传承。从年龄上说,传承形成了梯队,因为第五代传承人有他18岁的孙女崔思源,打棒、编导,孙女样样行,是个多面手;而立之年的亲侄子崔涛擅长打棒,还有近花甲之年的耍伞老师张新利。“有了第五代传承人的努力和认真,相信运河秧歌在今后的几十年里传承不是问题。”

谈及今后的打算,崔合生说,他会尽最大努力毫无保留地将运河秧歌技艺传承给第五代传承人,让运河秧歌越跳越火,让这一非遗文化技艺更好地丰富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