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党代表杨志纯:推动文旅融合,做靓“水韵江苏”

江苏省党代表杨志纯:推动文旅融合,做靓“水韵江苏”

发布日期:2021-12-14来源:

  推动文旅融合 

做靓“水韵江苏”





江苏省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11月25日,“党代表面对面”节目邀请到省党代会代表、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畅谈如何提供更多高质量文旅融合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话感受】聆听了省党代会报告,有什么样的突出感受?

  吴政隆书记所作的报告,站在“两个百年”交汇点,全方位总结了过去五年的不平凡历程和历史性成就,全景式描绘了江苏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图景,全要素部署了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听了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通篇突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体现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政治自觉,展现了在新征程上履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三大光荣使命的责任担当,特别是立足新发展阶段,提出的“六个显著提升”目标任务和九个方面重点举措,前瞻、精准、务实,完全符合中央精神和江苏实际,富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具有强烈的为民情怀。这是一个主题鲜明、站位高远,继往开来、务实创新,走心提气、凝心聚力的好报告,必将引领江苏各项事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激励全省上下在新时代新征程履行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作为文旅战线代表,尤其感到振奋的是,这次省党代会报告多处讲到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我们身同感受,也倍感方向更明、思路更清、信心更足。全省文旅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自觉扛起“两争一前列”光荣使命,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文旅力量。

  【谈做法】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这离不开提供更多高质量文旅融合产品。过去几年,我省在创造文旅新供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的文化和旅游产品越来越成为人们高品质生活的必需品。近年来,我们围绕创造文旅新供给,突出抓了以下几条:

  一是繁荣艺术创作生产。提出并落实对艺术工作者充分尊重、对艺术创作规律充分尊重、对艺术工作者辛勤劳动充分尊重“三个尊重”,建立完善财政投入、院团激励、人才培育“三项机制”,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动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比如,全省每年新创大型舞台剧目60部以上,苏剧《国鼎魂》、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分别获国家大奖,今年又有12部作品入选全国“百年百部”工程,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形成舞台艺术创作“江苏现象”。二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高效。在省市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重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由全覆盖向高效能转变。从今年开始,我们还创新实施公共服务“双千计划”,就是“十四五”期间,在全省培育1000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实行“送文化”与“种文化”“育文化”相结合,建设“老百姓身边不走的文化队伍”;打造1000个城乡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并实现居民游客主客共享。三是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是引导和推动各类文化园区建成创意集聚区、创业新空间、创新加速器,全省有2家园区入选全国18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调整省级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方向,对文旅融合类、新业态类、文旅消费升级类项目予以倾斜,近3年共安排2.66亿元资金、支持项目273个。搭建常态化政银企合作平台,组织重点文旅项目金融对接集中签约,近两年签约项目326个、总授信额超千亿元。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创新发展艺术服务、历史经典、休闲娱乐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数字创意、数字艺术、虚拟展厅、沉浸式体验等新模式,并通过线上线下、演出演播并举,融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链条优化、价值拓展。四是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我们提出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让旅游更有“诗意”;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让文化走向“远方”,推动文旅融合从理念走向行动。注重用“融”的理念、“融”的路径拓展文旅发展新空间,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推动文旅产品、业态、市场、服务、交流等多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旅游+”向“+旅游”转变,促进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旅游演艺、旅游民宿、文化遗产旅游等融合业态提档升级。全省现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8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2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7家、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6家,均位居全国第一,尤其是全域旅游、乡村旅游、非遗旅游等发展经验在全国推广。去年以来,我们还突出“水+文化”鲜明融合特质,设计推出“水韵江苏”新标识,以“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为主题,组织拍摄制作系列旅游宣传片和主题片,通过集中展示最有代表性的江苏文旅资源,吸引更多人到江苏感受美的风光、美的味道、美的人文、美的生活,收获美的发现。

苏州虎丘山景区  苏州文旅局供稿

  【争创新】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已成为示范样板。我省围绕高品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如何推出更多有运河特色的优质文旅产品?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既是展现江苏文化建设高质量的鲜明标志,也是彰显“水韵江苏”独特魅力的闪亮名片。近年来,我们围绕助力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走在前列,系统提高运河遗产保护传承和展示利用水平,努力打造独具魅力的运河文化旅游体验,让人们乐享运河带来的美好生活。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编制出台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两个省级专项规划,研究制定建设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实施方案,努力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二是打造运河文化鲜明标识。大运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大运河的精彩需要传播,也需要共享。我们推出系列标志性、有影响的项目活动,让运河文化时代价值更加彰显,让运河精彩传得更广、传得更远。比如,我们立足大运河全域,以“融合·创新·共享”为主题,从2019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致力打造国际国内有影响的文旅融合发展平台、文旅精品推广平台、美好生活共享平台。今年9月在苏州举办的第三届运博会,累计超13.6万人次走进现场,线上受众超2.7亿人次。高水平建成开放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6月16日开馆以来每天1万人的预约名额供不应求,已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和旅游网红打卡地。运用艺术形式展现大运河“前世今生”,组织运河沿线8省(市)书画家,历时2年创作完成长135米、高3米的《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以全新视角绘制当代“清明上河图”,让观众产生审美的感动和旅游的冲动。三是推出运河主题文旅线路产品。征集发布20条运河主题文旅精品线路,集中推出“运河百景”标志性文旅产品,引导沿线培育康养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等旅游集群,打造沉浸式运河夜游新场景,建设一批运河特色小镇,为人们提供更多承载运河记忆的深度体验。